索 引 號 | 11150123MB1535621H/2024-00003 | 主題分類 | 民族事務 |
發布機構 | 民族事務委員會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4-12-19 | 公文時效 |
2024年,和林格爾縣民族事務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全區、全市民委主任會議精神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錨定目標任務,統籌謀劃、總體推進,主動擔當、善作善成,堅決有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落實落細,全縣民族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做好主線工作的政治自覺
一是高位推動。縣委常委會先后召開14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相關文章精神,并就民族有關工作進行安排強調??h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4年第2次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專題研討交流1次,縣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召開2次會議就民族領域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完善機制。先后制定印發了《關于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為抓手推動各項工作向主線聚焦的工作方案》《推動民族工作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要求的實施細則》《貫徹落實〈呼和浩特市民族(涉疆)工作協調機制〉的工作方案》等7個制度文件,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主線貫穿到各項工作。三是統籌推進。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通過黨組會、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等,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等,召開民委委員單位全體會議2次、全縣民族工作推進會5次、“八進”牽頭部門協調會4次,審議有關文件、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四是壓差跟進。把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工作列入《和林格爾縣2024年督查檢查考核計劃事項》,出臺了《《行政規范性文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前審核工作指南》》,審查1次。舉辦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培訓1次,清理不適應形勢任務發展變化的文件107件,開展督查1次,形成《關于加快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做好新時代城市民族工作的報告》1篇。
二、深化思想認識,不斷增強推進主線工作的思想自覺
一是強化培訓。先后邀請自治區民委、市委統戰部、市委黨校有關負責同志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舉辦了3次線下培訓班,組織全縣各單位各地區分管同志參加了由國家民委主任潘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為主題的線上培訓班,舉辦了全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民族團結進步故事主題宣講會(邀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李一芝),編寫“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和林格爾故事,開展主題宣講活動160多場次,“講好身邊民族團結進步故事”20多場次。二是強化學習。縣委黨校舉辦線上線下專題培訓班22期,鑄牢主線占比20%,組織縣直部門學習宣傳黨的民族政策93次,覆蓋干部職工3285人。開展了四輪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測試,累計5000余干部職工參與,并進行了判閱匯總。在“民族法治宣傳周”期間,開展一次線上理論測試,全縣185名民族工作干部完成網絡學習,并全部獲得中央民族干部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組織開展理論學習150余次、支部書記講鑄牢黨課50余次。三是強化宣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活力和林格爾”以及全縣25個部門的公眾號上大力宣介“道中華”平臺,動員組織全縣干部職工5553人關注“道中華”公眾號。通過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向全縣16余萬手機用戶推送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公益宣傳。四是強化網宣。深入開展“互聯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設“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紅石榴微學堂”專欄,發布新聞報道80余篇,網絡媒體采訪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故事1次,開展線上普法1次。在奔騰融媒發布3篇、央廣網發布1篇、新華社發布1篇,通過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向全縣16余萬手機用戶推送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公益宣傳。五是強化主線。縣人民政府先后組織召開2024年度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13次,聽取了縣第三中學新建風雨操場等120多個項目,按照正確處理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就項目是否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提出了4條意見。
三、提高實踐能力,不斷增強落實主線工作的行動自覺
一是精心組織。開展了2024年全縣“民族政策宣傳月”“民族法治宣傳周”啟動儀式、“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第41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宣傳活動暨惠民演出,舉辦了“青春同心聚合力 石榴結籽一家親”第十五屆芍藥文化旅游節文藝匯演,聯合舉辦了第四屆“安康杯”暨“民族團結·同心和林”職工氣排球比賽及“代言家鄉文物,共話民族團結”—“聽,文物在說”和林格爾縣第二屆中小學生講文物故事活動?!度Ч聝喝雰让伞穬和榫皠≡谖铱h隆重演出,指導“八進”牽頭部門分眾化開展了650余場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宣講教育活動。二是聯創共建。與大同市云岡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及興和縣合作開展了民族團結進步聯創共建。先后開展了“北魏文化映千秋 云岡盛樂綻榮光”“和涼少年手拉手 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跨區域聯創共建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動4次。在舉辦的“‘融合之路’旅游促‘三交’精品線路推介會”會上,重點對我縣的4家旅游景點進行了廣泛宣介,并得到一致好評。組織“八進”牽頭部門和鄉鎮分管領導赴包頭市青山區、玉泉區、回民區等開展創建交流學習活動3次,開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和林格爾工作站)建設工作座談會。成功創建第二民族幼兒園為全區互嵌式示范單位,在全市率先完成四個共同長廊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全縣各級干部群眾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賦能減負。聚焦“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縣民委按照“提早一步、先行一步”的思路,對全縣主干街道的1324家個體戶、160個村(社區)的917塊標識標牌進行了審核校對,對134塊牌匾存在蒙古語言文字不一致、不相符的問題,以點對點的方式反饋各關聯單位,并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四是便民為民。在活力和林格爾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公民民族成份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內蒙古自治區民族貿易旗(縣)內民族貿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為民辦實事提供了方便、暢通了渠道,辦理居住證198個、身份證690個,年內新增7家民貿企業,并報上級審定。對全縣各族群眾互嵌式居住情況進行了排查摸底,共有2401戶4838人。全縣12個社區設立了“紅石榴驛站”,整合和涵蓋了“六大功能”,提供和開展“五大服務”。五是助推發展。積極推進財政銜接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項目,對年內實施的4個項目(臺格斗村民宿窯洞、臺基營村貨物倉儲庫、新店子村檸條加工廠、和林格爾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冷庫)進行多輪次的調研、論證,并就部分設計、預算等進行了適度調整。截至目前,4個項目已全部竣工,除財政審核后的和部分質保金外,已全部支出。六是“三交”互融。深入開展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舉辦了“青城共育石榴籽 中華民族一家親”2024年和林格爾縣少先隊鋪導員宣講技能大賽,和林格爾縣“五四”青年文藝匯演,模擬法庭進校園青少年交流主題活動,舉辦“心連心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花團扇制作活動”等各類實踐教育活動20余場,惠及青年700余人次,常態長效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樣化的各民族團結聯誼等活動6場次。對全縣各族群眾互嵌式居住情況進行了排查摸底,共有2401戶4838人。白二爺沙壩治沙晉劇現代戲《大漠春歸》開展巡演,正在打造北疆文化和林格爾品牌。七是縱深推進。①開展了“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助推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進企業宣傳活動6次。②開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譜民族團結新篇章”主題宣講文藝表演、文體活動等97次。③開展了“學思踐悟凝共識 同心共育石榴籽”等主題研學活動10余次。④開展了“民族團結當先鋒、軍地攜手固國防”主題活動。⑤深入8個宗教場所開展了“三個意識牢記心、民族團結促和諧”主題活動。⑥在和林格爾縣第二民族幼兒園舉辦了2024年民族政策宣傳“互觀互促”活動。⑦開設了民族團結宣傳月舞蹈課及非遺體驗課,舉辦了4期“紅石榴”書法微課堂書法培訓。⑧組織縣書法家協會走進學校開展了“守望祖國北疆 書寫民族團結奮進新征程”文藝志愿服務活動。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五微”活動466場次。八是防范風險。制定印發了《和林格爾縣涉民族領域風險隱患排查處置工作機制(試行)》《全縣民委系統涉民族網絡輿情分析研判處置流程》,開展民族領域風險排查4次,切實將民族領域各類風險隱患防早、化小,守牢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全年未發生涉民族領域相關輿情。
四、存在的問題
一年來,和林格爾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開展一系列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深化。自治區黨委、市委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別制定了若干措施和《工作方案》,對各部門各地區承擔的工作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在推進工作中,還沒有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各項工作的主線,潛意識的認為這是統戰、民委部門的主責主業,致使一些工作出現“開展慢、進度緩”的情況。二是工作合力還不夠緊密。聚焦工作目標,在推進創建過程中,“八進”的牽頭部門還沒有真正發揮出真功、實效,與職能職責還結合的不夠緊密?!耙贿M一主題”的效果還不夠明顯,有時出現“牽則動、動則牽”的怪圈。同時,部門之間、行業之間聯動互動的少,缺乏提煉總結一些經驗做法和固有成效。三是宣傳氛圍還不夠濃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覆蓋面不廣、宣傳形式單一,致使部分干部對民族政策法規、對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目標任務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解不夠深刻全面,掌握不夠精準,對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實踐方式不夠精細、載體搭建不夠靈活。部分單位還存在主線是主線、工作是工作的情況。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將按照全國、全區、全市民委主任會議精神,錨定目標、合力攻堅,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堅持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聚力,重點抓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是爭先創優。堅持“突出主線、融入中心、分類指導”工作思路,加大對各地區各部門的指導力度,協調“八進”牽頭部門進一步發揮作用,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將重心工作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聚焦聚力,2025年擬創建1家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1—2家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二是精心打造。按照國家、自治區民委提示,明年重點打造2個和美鄉村點位。同時,結合2025年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和鄉村振興項目庫情況,擬在盛樂北街臺格斗和盛樂鎮臺基營開展此項工作。三是深度融合。圍繞拓跋鮮卑融合路,結合我縣盛樂博物館和奧威馬鎮,探索打造極具我縣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亮點,開展一系列聯創共建活動。探索打造極具我縣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亮點。同時,積極爭取自治區、市里的指導與支持。四是盡心盡力。提前謀劃好“十五五”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工作,全力配合縣委黨校做好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館有關工作。五是聯動互動。充分利用好我縣屬地高校資源(內師大、藝校、警校)和我縣的文旅縣情,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幾項“叫的響、有影響力”的活動。六是宣傳普法。把民族工作法律法規作為“八五”普法重要內容,廣泛開展“兩月一周”活動,豐富活動載體和形式,推動民族法律法規及政策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全面提升民族政策知曉率。七是風險防范。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認真落實自治區、呼市關于民族領域風險隱患協調處置機制,常態化開展涉民族領域風險隱患及矛盾糾紛排查,堅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單位: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
聯系電話:0471-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
聯系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
索 引 號 | 11150123MB1535621H/2024-00003 |
---|---|
主題分類 | 民族事務 |
發布機構 | 民族事務委員會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4-12-19 |
公文時效 |
2024年,和林格爾縣民族事務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全區、全市民委主任會議精神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錨定目標任務,統籌謀劃、總體推進,主動擔當、善作善成,堅決有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落實落細,全縣民族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做好主線工作的政治自覺
一是高位推動。縣委常委會先后召開14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相關文章精神,并就民族有關工作進行安排強調??h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4年第2次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專題研討交流1次,縣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召開2次會議就民族領域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完善機制。先后制定印發了《關于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為抓手推動各項工作向主線聚焦的工作方案》《推動民族工作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要求的實施細則》《貫徹落實〈呼和浩特市民族(涉疆)工作協調機制〉的工作方案》等7個制度文件,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主線貫穿到各項工作。三是統籌推進。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通過黨組會、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等,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等,召開民委委員單位全體會議2次、全縣民族工作推進會5次、“八進”牽頭部門協調會4次,審議有關文件、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四是壓差跟進。把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工作列入《和林格爾縣2024年督查檢查考核計劃事項》,出臺了《《行政規范性文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前審核工作指南》》,審查1次。舉辦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培訓1次,清理不適應形勢任務發展變化的文件107件,開展督查1次,形成《關于加快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做好新時代城市民族工作的報告》1篇。
二、深化思想認識,不斷增強推進主線工作的思想自覺
一是強化培訓。先后邀請自治區民委、市委統戰部、市委黨校有關負責同志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舉辦了3次線下培訓班,組織全縣各單位各地區分管同志參加了由國家民委主任潘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為主題的線上培訓班,舉辦了全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民族團結進步故事主題宣講會(邀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李一芝),編寫“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和林格爾故事,開展主題宣講活動160多場次,“講好身邊民族團結進步故事”20多場次。二是強化學習。縣委黨校舉辦線上線下專題培訓班22期,鑄牢主線占比20%,組織縣直部門學習宣傳黨的民族政策93次,覆蓋干部職工3285人。開展了四輪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測試,累計5000余干部職工參與,并進行了判閱匯總。在“民族法治宣傳周”期間,開展一次線上理論測試,全縣185名民族工作干部完成網絡學習,并全部獲得中央民族干部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組織開展理論學習150余次、支部書記講鑄牢黨課50余次。三是強化宣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活力和林格爾”以及全縣25個部門的公眾號上大力宣介“道中華”平臺,動員組織全縣干部職工5553人關注“道中華”公眾號。通過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向全縣16余萬手機用戶推送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公益宣傳。四是強化網宣。深入開展“互聯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設“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紅石榴微學堂”專欄,發布新聞報道80余篇,網絡媒體采訪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故事1次,開展線上普法1次。在奔騰融媒發布3篇、央廣網發布1篇、新華社發布1篇,通過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向全縣16余萬手機用戶推送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公益宣傳。五是強化主線。縣人民政府先后組織召開2024年度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13次,聽取了縣第三中學新建風雨操場等120多個項目,按照正確處理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就項目是否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提出了4條意見。
三、提高實踐能力,不斷增強落實主線工作的行動自覺
一是精心組織。開展了2024年全縣“民族政策宣傳月”“民族法治宣傳周”啟動儀式、“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第41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宣傳活動暨惠民演出,舉辦了“青春同心聚合力 石榴結籽一家親”第十五屆芍藥文化旅游節文藝匯演,聯合舉辦了第四屆“安康杯”暨“民族團結·同心和林”職工氣排球比賽及“代言家鄉文物,共話民族團結”—“聽,文物在說”和林格爾縣第二屆中小學生講文物故事活動?!度Ч聝喝雰让伞穬和榫皠≡谖铱h隆重演出,指導“八進”牽頭部門分眾化開展了650余場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宣講教育活動。二是聯創共建。與大同市云岡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及興和縣合作開展了民族團結進步聯創共建。先后開展了“北魏文化映千秋 云岡盛樂綻榮光”“和涼少年手拉手 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跨區域聯創共建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動4次。在舉辦的“‘融合之路’旅游促‘三交’精品線路推介會”會上,重點對我縣的4家旅游景點進行了廣泛宣介,并得到一致好評。組織“八進”牽頭部門和鄉鎮分管領導赴包頭市青山區、玉泉區、回民區等開展創建交流學習活動3次,開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和林格爾工作站)建設工作座談會。成功創建第二民族幼兒園為全區互嵌式示范單位,在全市率先完成四個共同長廊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全縣各級干部群眾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賦能減負。聚焦“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縣民委按照“提早一步、先行一步”的思路,對全縣主干街道的1324家個體戶、160個村(社區)的917塊標識標牌進行了審核校對,對134塊牌匾存在蒙古語言文字不一致、不相符的問題,以點對點的方式反饋各關聯單位,并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四是便民為民。在活力和林格爾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公民民族成份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內蒙古自治區民族貿易旗(縣)內民族貿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為民辦實事提供了方便、暢通了渠道,辦理居住證198個、身份證690個,年內新增7家民貿企業,并報上級審定。對全縣各族群眾互嵌式居住情況進行了排查摸底,共有2401戶4838人。全縣12個社區設立了“紅石榴驛站”,整合和涵蓋了“六大功能”,提供和開展“五大服務”。五是助推發展。積極推進財政銜接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項目,對年內實施的4個項目(臺格斗村民宿窯洞、臺基營村貨物倉儲庫、新店子村檸條加工廠、和林格爾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冷庫)進行多輪次的調研、論證,并就部分設計、預算等進行了適度調整。截至目前,4個項目已全部竣工,除財政審核后的和部分質保金外,已全部支出。六是“三交”互融。深入開展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舉辦了“青城共育石榴籽 中華民族一家親”2024年和林格爾縣少先隊鋪導員宣講技能大賽,和林格爾縣“五四”青年文藝匯演,模擬法庭進校園青少年交流主題活動,舉辦“心連心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花團扇制作活動”等各類實踐教育活動20余場,惠及青年700余人次,常態長效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樣化的各民族團結聯誼等活動6場次。對全縣各族群眾互嵌式居住情況進行了排查摸底,共有2401戶4838人。白二爺沙壩治沙晉劇現代戲《大漠春歸》開展巡演,正在打造北疆文化和林格爾品牌。七是縱深推進。①開展了“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助推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進企業宣傳活動6次。②開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譜民族團結新篇章”主題宣講文藝表演、文體活動等97次。③開展了“學思踐悟凝共識 同心共育石榴籽”等主題研學活動10余次。④開展了“民族團結當先鋒、軍地攜手固國防”主題活動。⑤深入8個宗教場所開展了“三個意識牢記心、民族團結促和諧”主題活動。⑥在和林格爾縣第二民族幼兒園舉辦了2024年民族政策宣傳“互觀互促”活動。⑦開設了民族團結宣傳月舞蹈課及非遺體驗課,舉辦了4期“紅石榴”書法微課堂書法培訓。⑧組織縣書法家協會走進學校開展了“守望祖國北疆 書寫民族團結奮進新征程”文藝志愿服務活動。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五微”活動466場次。八是防范風險。制定印發了《和林格爾縣涉民族領域風險隱患排查處置工作機制(試行)》《全縣民委系統涉民族網絡輿情分析研判處置流程》,開展民族領域風險排查4次,切實將民族領域各類風險隱患防早、化小,守牢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全年未發生涉民族領域相關輿情。
四、存在的問題
一年來,和林格爾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開展一系列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深化。自治區黨委、市委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別制定了若干措施和《工作方案》,對各部門各地區承擔的工作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在推進工作中,還沒有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各項工作的主線,潛意識的認為這是統戰、民委部門的主責主業,致使一些工作出現“開展慢、進度緩”的情況。二是工作合力還不夠緊密。聚焦工作目標,在推進創建過程中,“八進”的牽頭部門還沒有真正發揮出真功、實效,與職能職責還結合的不夠緊密?!耙贿M一主題”的效果還不夠明顯,有時出現“牽則動、動則牽”的怪圈。同時,部門之間、行業之間聯動互動的少,缺乏提煉總結一些經驗做法和固有成效。三是宣傳氛圍還不夠濃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覆蓋面不廣、宣傳形式單一,致使部分干部對民族政策法規、對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目標任務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解不夠深刻全面,掌握不夠精準,對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實踐方式不夠精細、載體搭建不夠靈活。部分單位還存在主線是主線、工作是工作的情況。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將按照全國、全區、全市民委主任會議精神,錨定目標、合力攻堅,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堅持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聚力,重點抓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是爭先創優。堅持“突出主線、融入中心、分類指導”工作思路,加大對各地區各部門的指導力度,協調“八進”牽頭部門進一步發揮作用,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將重心工作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聚焦聚力,2025年擬創建1家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1—2家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二是精心打造。按照國家、自治區民委提示,明年重點打造2個和美鄉村點位。同時,結合2025年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和鄉村振興項目庫情況,擬在盛樂北街臺格斗和盛樂鎮臺基營開展此項工作。三是深度融合。圍繞拓跋鮮卑融合路,結合我縣盛樂博物館和奧威馬鎮,探索打造極具我縣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亮點,開展一系列聯創共建活動。探索打造極具我縣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亮點。同時,積極爭取自治區、市里的指導與支持。四是盡心盡力。提前謀劃好“十五五”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工作,全力配合縣委黨校做好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館有關工作。五是聯動互動。充分利用好我縣屬地高校資源(內師大、藝校、警校)和我縣的文旅縣情,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幾項“叫的響、有影響力”的活動。六是宣傳普法。把民族工作法律法規作為“八五”普法重要內容,廣泛開展“兩月一周”活動,豐富活動載體和形式,推動民族法律法規及政策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全面提升民族政策知曉率。七是風險防范。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認真落實自治區、呼市關于民族領域風險隱患協調處置機制,常態化開展涉民族領域風險隱患及矛盾糾紛排查,堅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