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150123011701945Y/2025-00001 | 主題分類 | 教育 |
發布機構 | 教育局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5-01-06 | 公文時效 |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是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要內容,開展2次校園長教師專題培訓。二是開展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融活動。與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西韓嶺學校開展了“北魏南遷融合路,盛樂云岡心連心”“北魏文化綻榮光,云岡盛樂譜春秋”聯創共建活動。三是發揮文化潤育功能,打造高品質校園文化。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戲曲進校園”“經典誦讀”“我是小小講解員”“身邊的文物我來講”活動。四是用好課題教學主渠道。組織開展思政課教師全員賽課,研討研學活動。編排“三千孤兒入內蒙”等20多個情景劇。今年5月24日,全市教育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民族政策宣傳教育互觀互促現場會”在我縣召開,集中展現了教育系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五是推進了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舉辦全縣思政課教師實踐教育活動暨全縣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討會。組織100余名思政課教師走進我縣園區、企業參訪交流,講好身邊的思政課。開展全縣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片教研活動,推動思政課建設。六是實施了中小學生健康護航機制。完成更換185個學生教室、38個功能教室護眼燈。關注心理健康,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監測、干預等機制。健全完善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預案。建立跟蹤反饋機制,以關心關愛特殊群體為基礎,“一生一策”專人進行“千師萬家訪”“送教上門”,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工作,參加3項測評總人次為27014人,完成3項測評人次為22306人,占比83%。
(二)持續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
1.持續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今年秋季,幼兒園入園幼兒園3649人,其中公辦幼兒園入園幼兒2211人,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60.59%,普惠性幼兒園入園幼兒3412人,占比93.5%。按照《呼和浩特市學前教育普及普惠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文件要求,到2024年年底,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7%,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8%。我縣兩項指標均已經達標。
2.持續深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頂層引領,完善均衡發展機制。制定《和林格爾縣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督導評估“一縣一案”工作方案》,明確了2024年、2025年工作重點任務。逐校建立工作臺賬,推動各義務教育學校制定“一校一策”工作方案。
3.加強教育合作交流。今年,我縣第二中學、乳業開發區第一小學與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學校集團化辦學正式啟動,師大附校選派校長、管理人員到和林縣2所學校,開展教師交流、教研活動。
4.持續做好高中教育工作。加大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政策宣傳力度。2024年度已進了藝體類平行志愿填報政策解讀,2025年將,平穩有序推行平行志愿改革。今年,高考各項升學指標穩中有進,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一本上線人數128人,一本率15.37%,一本率較2023年增加1.25個百分點,高于五旗縣平均值2.56個百分點。二本上線541人,二本率64.95%,較2023年增加1.74個百分點,高于五旗縣平均值14.26個百分點。全縣體藝類高考成績進步明顯,其中一名音樂類考生總成績位列自治區第五名,另一名音樂類考生位列自治區15名。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已經達標,本級財政生均公用經費已經按照要求落實。
(三)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教研成果不斷優化
打造“全員賽課”教研活動品牌。已舉辦4次“全員賽課”,圓滿完成面向全縣全體科任教師的“全員賽課”。組織縣級教研共同體研討活動21次,參加研討教師1000多人次。更新改造15所學校的錄播教室,實現全縣數字教研工作室的聯網。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建立讀寫基地,讀寫示范校。多次舉辦現場會。今年5月,全市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現場會在我縣舉行,我縣學前教育辦學模式得到高度認可。10月16日,全市建設“宜學城市”教育教學觀摩現場會中,我縣第二幼兒園打造的幼兒育人課程體系及第五小學“三色”特色教育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認可。
和林格爾縣第一中學榮獲“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稱號。
在全區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我縣4名教師獲獎,在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活動中我縣6名學生獲獎,在全區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中我縣3名學生獲獎,在全區中小學“書香校園、書香班級”典型案例遴選活動中我縣2所學校入闈,在第五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追夢營公益比賽活動中我縣4所學校獲獎、117名師生獲獎。 ?
(四)建強“三支隊伍”,提升教育核心競爭力
1.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我縣繼續推進“名校長+”工程,加大縣級“名校(園)長+”研修共同體建設,培養一批優秀青年校長、“領航校長”、鄉村校長。今年已組織各學校校長外出參加培訓1次,組織91名骨干教師、校園長參加國培計劃學習。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落實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制度,持續嚴查師德違規違紀突出行為。今年招聘教師85名。組織全縣193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培訓。選派了數學、英語、體育三科教師到杭州參加觀摩培訓,派幼兒教師到西安進行了觀摩與培訓。組織中小學各學科教師參加2024年人教版義務教育新教材網絡培訓。組織小學、初中骨干教師參加2024全市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新教材培訓。組織高三骨干教師參加“呼市-南京”教科研協作與服務共同體項目啟動暨培訓會。
3.加強教研員隊伍建設。開展第十一批中小學教學能手評選。全縣小學、初中校、教研中心共15個錄播教室聯網使用,建成數字教研工作室網絡。
(五)提升保障水平,夯實教育高質量發展基礎
1.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第二小學綜合樓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二中運動場地項目已于8月14日開工,目前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第四小學功能室項目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二次結構筑砌,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一中高中部綜合樓項目已于2023年9月開工建設,已完成樁基礎施工;民族中學新建風雨操場項目,該項目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筑,2024年主體完工,預計完工投用時間2025年6月。
2.調整學校布局。收購2所民辦幼兒園,撤并5所民辦幼兒園,增加學前教育學位數400個,擴大了我縣學前教育的公辦幼兒園比例。撤并大紅城、黑老夭、羊群溝3個鄉村教學點,將乳業開發區第二小學學區并入云谷學校。
3.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實現全縣域中小學寬帶網絡提速,全縣所有學校圖書納入云圖書館管理。普通高中創新實驗室、通用技術教室建設力度。截至目前,已建成初中理科實驗操作平臺2個(第一中學、第三中學);在第一中學(高中部)建成普通高中創新實驗室6間,建成網絡同屏互動教室15間;在民族中學建成通用技術教室2間。
4.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
開展撤并鄉村小規模學校資產處置情況自查自糾工作。全縣有213所撤并的中小學、教學點,其中7所學校由教育局管理,74所學校為村集體、鄉鎮自用,64所學校為閑置、坍塌或已征拆,68所學校由村委會處置。牽頭制定《和林格爾縣撤并鄉村學校資產處置整改方案》《和林格爾縣撤并鄉村學校閑置資產處置工作方案》,移交紀委線索2條。
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整改。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含民辦)消防未驗收共有學校39所,涉及85個單體。其中:公辦共有21所,59個單體,已經全部完成消防整改及專家評審完。民辦學校18所學校幼兒園、26個單體,關停幼兒園5所6個單體,其余全部完成整改。
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整治,對全縣40 所公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學生食堂食品安全情況進行了3輪檢查。組織第三方審計機構對40 所中小學、幼兒園進行了膳食經費管理審計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整改,移交紀委線索6件,其中縣紀委立案3件,教育局黨組處理3件。
二、2025年工作計劃
(一)加大教育資源供給
1.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壓縮南部山區、穩定城關鎮,擴展乳業開發區、新區教育資源。增加學前教育學位,爭取在2026年前達到64%的比例。
2.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推進一中高中部教學樓續建,預計2026年6月底完工。推進民族中學風雨操場預計完工投用時間2025年6月。推進第四小學新建功能教室項目,預計完工時間2025年9月投入使用。推進新建新營子小學教學樓項目,做好前期工作。
推進一中高中部信息化建設,購置智慧納米黑板 65 塊,智慧班牌70 塊,護眼燈 1200 個,教師電腦 250 臺。學習借鑒山東省武城縣“智慧大腦+數字校園”,打造智慧校園,提高校園安防水平,開展校園AI應用。
(二)持續抓好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1.抓教研。聯合自治區教研室召開和林縣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觀摩會暨名師工作室展示現場會。繼續推進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初中語文、英語名師工作室活動,培育100名縣級名師。增加建設13個初高中名師工作室,外聘專家13名,實現主要學科工作室的搭建。
2.打造學前教育品牌。在創建品牌上下功夫。挖掘打造幼兒園特色,規劃制定課程體系與保育教育活動,建設屬于自己的園所文化,擴大幼兒園的品牌影響力及文化內涵式發展,推動幼兒園“一園一品”和“一縣一特色”的整體提升,打造我縣學前教育品牌。
3.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建立讀寫基地,通過5年時間 建設讀寫工作室、讀寫校園、讀寫教室等讀寫工作站,加強教師隊伍實體建設,通過培訓、激勵等措施提高教師讀寫教學能力與專業素養,培養穩定、高素質讀寫教師隊伍,為教育提 供人力保障。搭建線上讀寫教育平臺,提供豐富電子閱讀資源、教學課件、在線課 程,實現資源共享;利用“虛擬教研室 ”開展讀寫教學活動,讀寫雙師課堂、讀寫聯合教研以及讀寫共創社區等。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完善教師補充機制,提高新招聘教師質量。從2025年開始通過定向師范生培養、人才引進、校園招聘等方式招聘補充名優師范院校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2025年,首批免費師范生畢業,做好10名免費師范生的接收和入職等工作。二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創新教師培訓方式。對新招聘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選拔部分新教師作為“種子教師”到呼市對口學校跟崗學習;制定“名師”工程培養計劃。從上報的市級第二輪名師工程中遴選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進行培訓。三是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師德紀法教育,落實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制度,持續嚴查師德違規違紀突出行為。
5.持續深化合作辦學。全面推進合作辦學取得新進展。依托內蒙古師范大學優質基礎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和林格爾縣乳業開發區、縣第二中學及周邊地區教育教學質量。對學校管理團隊及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名師示教、教師研修、干部培訓、名師帶徒等交流活動;通過專家培訓、課程設計、名優教師示范課等方式定期指導合作校,提高合作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開足開齊國家課程,開發研究優質教育等工作,發揮區域引領和帶動作用。
6.落實教育改革任務。按照《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任務清單》,落實11條改革任務。完善績效分配辦法,爭取2025年按照不低于事業單位績效基本標準線1.5倍核定中小學績效總量。持續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及時修改完善縣管校聘方案,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并提交政府會議研究通過后實施。
7.做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驗收工作。2025年,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將迎來市級復核、自治區驗收工作。
我縣將成立以縣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縣人民政府分管負責人為副組長,相關部門及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和林格爾縣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工作領導小組。共同完成和林格爾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的創建任務。
我縣將對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標準,對標自查,查漏補缺,對不達標的項目全力整改,對處于臨界狀態的指標進一步加強,城鄉學校布局結構更加合理,保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三大類”31項指標全部達標,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社會認可度達到85%以上,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
8.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關于全面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若干措施》,堅定不移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加快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前教育階段實施“童語同音”計劃;義務教育階段用好《中華民族大家庭》等教材,開展不少于12課時的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高中教育階段全面開展“我對祖國深情告白”等活動。
9.全力維護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筑牢課堂、教材、櫥窗、校園廣播等陣地,加強“兩微一端”等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實現“六個百分百”全覆蓋。完成全縣中小學硬隔離設施建設任務。
和林格爾縣教育局
2025年1月6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單位: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
聯系電話:0471-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
聯系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
索 引 號 | 11150123011701945Y/2025-00001 |
---|---|
主題分類 | 教育 |
發布機構 | 教育局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5-01-06 |
公文時效 |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是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要內容,開展2次校園長教師專題培訓。二是開展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融活動。與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西韓嶺學校開展了“北魏南遷融合路,盛樂云岡心連心”“北魏文化綻榮光,云岡盛樂譜春秋”聯創共建活動。三是發揮文化潤育功能,打造高品質校園文化。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戲曲進校園”“經典誦讀”“我是小小講解員”“身邊的文物我來講”活動。四是用好課題教學主渠道。組織開展思政課教師全員賽課,研討研學活動。編排“三千孤兒入內蒙”等20多個情景劇。今年5月24日,全市教育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民族政策宣傳教育互觀互促現場會”在我縣召開,集中展現了教育系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五是推進了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舉辦全縣思政課教師實踐教育活動暨全縣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討會。組織100余名思政課教師走進我縣園區、企業參訪交流,講好身邊的思政課。開展全縣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片教研活動,推動思政課建設。六是實施了中小學生健康護航機制。完成更換185個學生教室、38個功能教室護眼燈。關注心理健康,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監測、干預等機制。健全完善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預案。建立跟蹤反饋機制,以關心關愛特殊群體為基礎,“一生一策”專人進行“千師萬家訪”“送教上門”,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工作,參加3項測評總人次為27014人,完成3項測評人次為22306人,占比83%。
(二)持續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
1.持續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今年秋季,幼兒園入園幼兒園3649人,其中公辦幼兒園入園幼兒2211人,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60.59%,普惠性幼兒園入園幼兒3412人,占比93.5%。按照《呼和浩特市學前教育普及普惠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文件要求,到2024年年底,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7%,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8%。我縣兩項指標均已經達標。
2.持續深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頂層引領,完善均衡發展機制。制定《和林格爾縣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督導評估“一縣一案”工作方案》,明確了2024年、2025年工作重點任務。逐校建立工作臺賬,推動各義務教育學校制定“一校一策”工作方案。
3.加強教育合作交流。今年,我縣第二中學、乳業開發區第一小學與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學校集團化辦學正式啟動,師大附校選派校長、管理人員到和林縣2所學校,開展教師交流、教研活動。
4.持續做好高中教育工作。加大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政策宣傳力度。2024年度已進了藝體類平行志愿填報政策解讀,2025年將,平穩有序推行平行志愿改革。今年,高考各項升學指標穩中有進,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一本上線人數128人,一本率15.37%,一本率較2023年增加1.25個百分點,高于五旗縣平均值2.56個百分點。二本上線541人,二本率64.95%,較2023年增加1.74個百分點,高于五旗縣平均值14.26個百分點。全縣體藝類高考成績進步明顯,其中一名音樂類考生總成績位列自治區第五名,另一名音樂類考生位列自治區15名。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已經達標,本級財政生均公用經費已經按照要求落實。
(三)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教研成果不斷優化
打造“全員賽課”教研活動品牌。已舉辦4次“全員賽課”,圓滿完成面向全縣全體科任教師的“全員賽課”。組織縣級教研共同體研討活動21次,參加研討教師1000多人次。更新改造15所學校的錄播教室,實現全縣數字教研工作室的聯網。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建立讀寫基地,讀寫示范校。多次舉辦現場會。今年5月,全市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現場會在我縣舉行,我縣學前教育辦學模式得到高度認可。10月16日,全市建設“宜學城市”教育教學觀摩現場會中,我縣第二幼兒園打造的幼兒育人課程體系及第五小學“三色”特色教育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認可。
和林格爾縣第一中學榮獲“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稱號。
在全區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我縣4名教師獲獎,在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活動中我縣6名學生獲獎,在全區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中我縣3名學生獲獎,在全區中小學“書香校園、書香班級”典型案例遴選活動中我縣2所學校入闈,在第五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追夢營公益比賽活動中我縣4所學校獲獎、117名師生獲獎。 ?
(四)建強“三支隊伍”,提升教育核心競爭力
1.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我縣繼續推進“名校長+”工程,加大縣級“名校(園)長+”研修共同體建設,培養一批優秀青年校長、“領航校長”、鄉村校長。今年已組織各學校校長外出參加培訓1次,組織91名骨干教師、校園長參加國培計劃學習。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落實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制度,持續嚴查師德違規違紀突出行為。今年招聘教師85名。組織全縣193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培訓。選派了數學、英語、體育三科教師到杭州參加觀摩培訓,派幼兒教師到西安進行了觀摩與培訓。組織中小學各學科教師參加2024年人教版義務教育新教材網絡培訓。組織小學、初中骨干教師參加2024全市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新教材培訓。組織高三骨干教師參加“呼市-南京”教科研協作與服務共同體項目啟動暨培訓會。
3.加強教研員隊伍建設。開展第十一批中小學教學能手評選。全縣小學、初中校、教研中心共15個錄播教室聯網使用,建成數字教研工作室網絡。
(五)提升保障水平,夯實教育高質量發展基礎
1.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第二小學綜合樓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二中運動場地項目已于8月14日開工,目前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第四小學功能室項目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二次結構筑砌,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一中高中部綜合樓項目已于2023年9月開工建設,已完成樁基礎施工;民族中學新建風雨操場項目,該項目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筑,2024年主體完工,預計完工投用時間2025年6月。
2.調整學校布局。收購2所民辦幼兒園,撤并5所民辦幼兒園,增加學前教育學位數400個,擴大了我縣學前教育的公辦幼兒園比例。撤并大紅城、黑老夭、羊群溝3個鄉村教學點,將乳業開發區第二小學學區并入云谷學校。
3.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實現全縣域中小學寬帶網絡提速,全縣所有學校圖書納入云圖書館管理。普通高中創新實驗室、通用技術教室建設力度。截至目前,已建成初中理科實驗操作平臺2個(第一中學、第三中學);在第一中學(高中部)建成普通高中創新實驗室6間,建成網絡同屏互動教室15間;在民族中學建成通用技術教室2間。
4.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
開展撤并鄉村小規模學校資產處置情況自查自糾工作。全縣有213所撤并的中小學、教學點,其中7所學校由教育局管理,74所學校為村集體、鄉鎮自用,64所學校為閑置、坍塌或已征拆,68所學校由村委會處置。牽頭制定《和林格爾縣撤并鄉村學校資產處置整改方案》《和林格爾縣撤并鄉村學校閑置資產處置工作方案》,移交紀委線索2條。
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整改。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含民辦)消防未驗收共有學校39所,涉及85個單體。其中:公辦共有21所,59個單體,已經全部完成消防整改及專家評審完。民辦學校18所學校幼兒園、26個單體,關停幼兒園5所6個單體,其余全部完成整改。
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整治,對全縣40 所公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學生食堂食品安全情況進行了3輪檢查。組織第三方審計機構對40 所中小學、幼兒園進行了膳食經費管理審計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整改,移交紀委線索6件,其中縣紀委立案3件,教育局黨組處理3件。
二、2025年工作計劃
(一)加大教育資源供給
1.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壓縮南部山區、穩定城關鎮,擴展乳業開發區、新區教育資源。增加學前教育學位,爭取在2026年前達到64%的比例。
2.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推進一中高中部教學樓續建,預計2026年6月底完工。推進民族中學風雨操場預計完工投用時間2025年6月。推進第四小學新建功能教室項目,預計完工時間2025年9月投入使用。推進新建新營子小學教學樓項目,做好前期工作。
推進一中高中部信息化建設,購置智慧納米黑板 65 塊,智慧班牌70 塊,護眼燈 1200 個,教師電腦 250 臺。學習借鑒山東省武城縣“智慧大腦+數字校園”,打造智慧校園,提高校園安防水平,開展校園AI應用。
(二)持續抓好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1.抓教研。聯合自治區教研室召開和林縣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觀摩會暨名師工作室展示現場會。繼續推進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初中語文、英語名師工作室活動,培育100名縣級名師。增加建設13個初高中名師工作室,外聘專家13名,實現主要學科工作室的搭建。
2.打造學前教育品牌。在創建品牌上下功夫。挖掘打造幼兒園特色,規劃制定課程體系與保育教育活動,建設屬于自己的園所文化,擴大幼兒園的品牌影響力及文化內涵式發展,推動幼兒園“一園一品”和“一縣一特色”的整體提升,打造我縣學前教育品牌。
3.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建立讀寫基地,通過5年時間 建設讀寫工作室、讀寫校園、讀寫教室等讀寫工作站,加強教師隊伍實體建設,通過培訓、激勵等措施提高教師讀寫教學能力與專業素養,培養穩定、高素質讀寫教師隊伍,為教育提 供人力保障。搭建線上讀寫教育平臺,提供豐富電子閱讀資源、教學課件、在線課 程,實現資源共享;利用“虛擬教研室 ”開展讀寫教學活動,讀寫雙師課堂、讀寫聯合教研以及讀寫共創社區等。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完善教師補充機制,提高新招聘教師質量。從2025年開始通過定向師范生培養、人才引進、校園招聘等方式招聘補充名優師范院校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2025年,首批免費師范生畢業,做好10名免費師范生的接收和入職等工作。二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創新教師培訓方式。對新招聘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選拔部分新教師作為“種子教師”到呼市對口學校跟崗學習;制定“名師”工程培養計劃。從上報的市級第二輪名師工程中遴選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進行培訓。三是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師德紀法教育,落實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制度,持續嚴查師德違規違紀突出行為。
5.持續深化合作辦學。全面推進合作辦學取得新進展。依托內蒙古師范大學優質基礎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和林格爾縣乳業開發區、縣第二中學及周邊地區教育教學質量。對學校管理團隊及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名師示教、教師研修、干部培訓、名師帶徒等交流活動;通過專家培訓、課程設計、名優教師示范課等方式定期指導合作校,提高合作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開足開齊國家課程,開發研究優質教育等工作,發揮區域引領和帶動作用。
6.落實教育改革任務。按照《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任務清單》,落實11條改革任務。完善績效分配辦法,爭取2025年按照不低于事業單位績效基本標準線1.5倍核定中小學績效總量。持續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及時修改完善縣管校聘方案,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并提交政府會議研究通過后實施。
7.做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驗收工作。2025年,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將迎來市級復核、自治區驗收工作。
我縣將成立以縣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縣人民政府分管負責人為副組長,相關部門及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和林格爾縣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工作領導小組。共同完成和林格爾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的創建任務。
我縣將對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標準,對標自查,查漏補缺,對不達標的項目全力整改,對處于臨界狀態的指標進一步加強,城鄉學校布局結構更加合理,保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三大類”31項指標全部達標,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社會認可度達到85%以上,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
8.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關于全面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若干措施》,堅定不移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加快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前教育階段實施“童語同音”計劃;義務教育階段用好《中華民族大家庭》等教材,開展不少于12課時的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高中教育階段全面開展“我對祖國深情告白”等活動。
9.全力維護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筑牢課堂、教材、櫥窗、校園廣播等陣地,加強“兩微一端”等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實現“六個百分百”全覆蓋。完成全縣中小學硬隔離設施建設任務。
和林格爾縣教育局
2025年1月6日